|
|
|
|
|
山东金融“量质双优”:助推经济大省高质量发展时间:2025-04-28
本网讯 4月2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坤道,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云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副局长高旺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刘玉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金滨介绍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李坤道表示,2025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方面持续发力,金融运行整体平稳健康,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供给扩量提质,实现“开门红”
山东省金融系统通过狠抓增量政策落地、资源协同协力以及供给直通快达,推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优于全国水平。3月末,全省社融规模、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9.9%、9.7%,均高于全国。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家,首发融资22.8亿元,同比增长59.8%;目前港交所在审企业6家,其中一季度申报4家;大型企业集团集群化上市趋势明显,27家企业集团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
金融服务提标增效
3月末,山东省工业贷款余额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7%;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超半数;积极推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全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9%,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举办专场融资对接活动,在16市举办“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累计为1339个项目投放资金1019.25亿元,审批时间平均缩短50%。举办“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行动,一季度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外贸出口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2%。加快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13只基金,首期规模超百亿;累计发放“人才贷”119.18亿元,为全省139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86.63亿元。出台政策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企融资超1100亿元。
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突破亮点多
开展地方金融“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及内控风控提升专项行动,14家对标机构资产规模达到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7%。做细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大力提高科技金融质效,3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贷款增长明显。释放区域金融改革发展活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科技并购贷款试点,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发放美德积分贷款363亿元。
维护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风险
山东省认真落实金融防控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加大源头管控,强化监测预警,推进风险处置,有力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截至3月末,山东全省不良贷款率1.17%,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李云山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一季度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金融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金融总量平稳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均增加。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全省快速落地,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在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及消费金融、房地产市场稳定方面成效明显。同时,山东分行一季度积极稳外资稳外贸,持续加大优质外汇服务供给。
下一步,山东全省金融系统将紧紧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以实际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金融贡献。(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编辑:文静 |